近段时间以来,时代在进步、科技在发达,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手机成了老人和孩子视频联系的方式,逐渐也成了父母带娃的“神器”,看视频、听音乐更是成为了哄哭的高手,经常有画面,父母,老人拿着手机,孩子自己也拿着手机,一家人其乐融融,当我们在暗自庆幸的时候也应注意到,不少老年人,小孩都沉迷短视频患上“网瘾”、缺乏辨别能力成为互联网诈骗受害者、迷信有害信息深受谣言困扰,所以未成年人,使用网络条件也变得很简单了,当他们沉迷网络中,很容易迷失自己,会让身心出现问题。 小方,男,初中二年级学生。性格较内向,父母离异,还有一弟弟,兄弟二人都由父亲抚养。上初中后,他开始沉迷网络游戏,再没有心思安心学习,经常出走合夜不归宿。从开始的逃课旷课直至发展成不去学校,今年4月份开始辍学,大部分时间在网吧度过。
小方性格上缺乏主见、自尊心强、自控力差,重朋友义气,处于青春期,反叛心理严重,对新鲜事物又充满了好奇,寻求刺激与惊险,而网络游戏恰好满足这个阶段的心理需求。加之刚进入中学,他感受到学业压力增大,在学习上遭遇到了严重的挫折后导致心理空虚,缺乏自信, 开始借助上网释放来自己的压力,逃避现实的困难,并从网上游戏和网聊中活动成就感和认同感。
2. 从小父母对其溺爱,父母离异后跟爸爸一起生活,爸爸更是对他有一种“补偿心理”,在物质提供上有求必应,加之爸爸忙于工作,没有太多时间与孩子沟通,忽了视孩子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,久而久之,孩子走进了网络虚拟世界,无视家人的关爱和劝导。
3. 同伴关系影响,同学之间相互模仿与影响,在网络游戏中相互攀比,加上他身边很多同学也会有网瘾,使他在同伴中找到认同感。还受到社会上不良青年的影响,更让他无心学习,在网络中学求快感。
4. 刚进入中学,他感受到学业压力增大,在学习上遭遇到了严重的挫折后导致心理空虚,缺乏自信,开始借助上网释放来自己的压力,逃避现实的困难,并从网上游戏和网聊中获得成就感。
学校军事训练磨练小方的意志,将其拉回现实世界,配以心理辅导,能让他摆脱对网络的盲目依赖,重新认识自己。采取“心理咨询+素质培养+学习提升+军事化管理+家长课堂+后期回访”这一治疗模式。重点从他的认知纠正、行为训练以及家庭教育入手,借助学校、家长和小方本人三方力量共同努力帮助其戒除网瘾。让他正确认识网络和使用网络,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,进而处理与父母的关系。
治疗过程:
1、刚入校时,孩子因为不理解父母,不适应脱离了网络的生活环境,情绪很不稳定,表现很烦躁不安。通过心理老师多次亲切交谈,消除小方的抵触情绪,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,以便让其配合心理老师下一步工作的开展
2、军事化训练,远离网络环境,规范学生行为,养成良好有序的生活作息习惯,通过跑步、篮球、拳术、军姿等运动训练转移其注意力,从有益身心的运动中体验到愉快和成就感,提高抗挫力和自控力,培养其坚强的意志。
3、认知重建,主要是通过心理辅导改变其坚定而又顽固的信念,如“游戏真棒”,“上网真好玩”,“再没有比上网更刺激的事了”,帮助其端正上网的动机以及对网络的态度:不从感情上厌恶和排斥它,采取“导”而非“堵”的中肯态度、让其充分认识到成瘾后的严重影响。同时学习一些为人处事、与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,同时处理一些消极的情绪和想法,分辨朋友的损益,理解父母的苦心,培养学习生活的热心,学习积极的应对方法和发现身边的社会支持,渐渐地培养对上学的兴趣,为新的初中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。
4、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活动,例如下乡体验劳动人民的艰苦生后,30公里的拉链活动,学校的文艺表演,参加感恩演讲、亲子活动等,全方位提高自身素养,在生活中学会坚持、珍惜与感恩。
5、心理老师作为学生与家人之间联系的桥梁,及时沟通与反馈孩子在校情况,并鼓励孩子与家人多通过书信联系,小方与爸爸的通信由最初的埋怨不理解,慢慢开始学会关心家人,反省自己,并且学会了与家人做朋友,和一起畅想未来。小方爸爸也在心理老师的建议下在教养方式上有所改变,学会科学的与孩子沟通,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。